五月香醪得倾泻,席上香蒲绿堪把。

刘崧元代〕《送别傅奏差督军储却归吴都事水寨

傅郎青云彦,文彩粲华组。身骑五色马,出入将军府。

将军控扼水上城,连舻列舰如屯营。昨朝令下急征饷,科帖星火来南平。

南平频年困供给,小麦秋荒禾未实。私家何以办公输,流血呻吟更捐瘠。

兵储有程不敢稽,君独悯之增惨悽。舣舟浦口坐荒寂,落日忍听饥乌啼。

五月香醪得倾泻,席上香蒲绿堪把。过雨天低白浪中,隔江云出青山下。

豪来起舞情未终,为君感激歌秋风。东南烽火万里赤,此乐茫茫安得同。

我惭栖遁相逢少,郁郁沉忧更昏晓。别君三叹拂吴钩,注目云天决飞鸟。

词典释义

  (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)
五月香醪倾泻席上香蒲绿

五月
唐 杜甫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五月寒风冷佛骨,六时天乐朝香炉。
唐 李白 塞下曲六首 其一 五月天山雪,无花祗有寒。
唐 白居易 自江州至忠州 五月断行舟,滟堆正如马。
元 郑玉 覆船山樵歌 其一 家童磡 山深地冷春难老,五月岩前见落花。
元 顾瑛 西湖口占三首 其一 观荷值雨 细雨沾衣凉似水,画船五月客思家。  ——《骈字类编》
香醪 xiāng láo
美酒。 唐 杜甫 《崔驸马山亭宴集》诗:“清秋多宴会,终日困香醪。” 南唐 李煜 《一斛珠》词:“罗袖裛残殷色可,杯深旋被香醪涴。” 宋 柳永 《西江月》词:“好梦狂随飞絮,閒愁浓胜香醪。” 清 陈维嵩 《薄倖·山下与顾景行话旧三迭前韵》词:“酒槽珠溅,向当壚小语,香醪可许新词换?”  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得 dé/děi/de《國語辭典》

得 [ dé ]

  1. 获、取。与「失」相对而言。如:「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。」《孟子·告子上》:「求则得之,舍则失之。」
  2. 演算产生结果。如:「三三得九。」
  3. 遇。如:「得便」、「得空即前往拜访。」
  4. 契合、适宜。如:「得体」、「得法」。汉·王襃〈圣主得贤臣颂〉:「聚精会神,相得益章。」
  5. 快意、满足。《史记·卷六二·管晏传》:「意气扬扬,甚自得也。」
  6. 可以、能够。如:「得过且过」、「不得抽烟!」、「得饶人处且饶人」、「所有员工均得摸彩。」
  7. 用于谈话终了之时,表反对、禁止或同意。如:「得了,别再出馊主意了!」、「得,我们就照你的方法去做。」
  1. 相当于「何」、「岂」、「那」、「怎」、「难道」等,表示反诘的语气。唐·杜甫〈后苦寒行〉二首之二:「巴东之峡生凌澌,彼苍回斡人得知。」
  1. 置于动词之后,无义。唐·杜甫〈绝句漫兴〉诗九首之二:「恰似春风相欺得,夜来吹折数枝花。」

得 [ de ]

  1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后面,表示结果或性状。如:「跑得快」、「觉得很好」、「美得冒泡」。

得 [ děi ]

  1. 应该、必须、需要。如:「你总得让我把话说完。」《红楼梦·第六六回》:「出了月就起身,得半个工夫才回来。」

得 [ dǎi ]

  1. 遭受。如:「他作恶多端,得了报应也是应该的。」
倾泻(傾瀉)qīng xiè
亦作“ 倾写 ”。
(1).指液体从高处倾倒或流泻下来。 宋 苏辙 《寒食》诗之一:“寒食今年客 汝南 ,餘樽倾泻亦醺酣。” 宋 张世南 《游宦纪闻》卷六:“仰望瀑布作三级,倾泻於两山之閒。” 宋 王应麟 《困学纪闻·评文》:“ 张文潜 论文诗曰:……气如决江河,势顺乃倾写。” 徐迟 《长江桥头》:“狂风大作,一瞬间,暴雨已经倾泻下来。”
(2).指把东西完全倒出。 宋 庄季裕 《鸡肋编》卷中:“昔 四明 有异僧,身矮而皤腹,负一布囊,中置百物,于稠人中时倾写於地。” 许地山 《海角底孤星》:“他乐意把平生的蓄积尽量地倾泻出来,为他妻子定了一间头等舱。”
(3).倾吐;倾诉。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 王司州 与 殷中军 语,嘆云:‘己之府奥,蚤已倾写而见; 殷 陈势浩汗,众源未可得测。’” 宋 苏舜钦 《上集贤文相书》:“西向引领,思一侍几闥,倾写寃愤。” 明 常伦 《望山有怀故人》:“高高见西山,乡愁冀倾写。” 清 龙启瑞 《答罗生书》:“不图足下一旦倾泻肝肺,相爱之甚,至於斯极也。” 章炳麟 《革命道德说》:“为是倾写肝鬲,以貽吾党。”
(4).犹坍塌流失。 清 袁枚 《新齐谐·周将军墓二事》:“ 山西 寧武 有 周将军 遇吉 之墓,百餘年来河水啮其旁,坟渐倾泻。”  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席上 xí shàng
(1).筵席之上首。《礼记·燕义》:“诸侯燕礼之义,君立阼阶之东南……君独升,立席上,西面特立。”
(2).指筵席上。 唐 方干 《江南闻新曲》诗:“席上新声花下杯,一声声被拍声催。”《西游补》第五回:“ 行者 恐怕席上久了,有误路程,便详醉欲呕。”参见“ 席下 ”。
(3).指儒学。《后汉书·王充王符等传论》:“贵清静者,以席上为腐议;束名实者,以柱下为诞辞。” 李贤 注:“清静,谓道家也;席上,谓儒也。”《南史·隐逸传下·马枢》:“束名实则芻芥柱下之言,翫清虚则糠粃席上之説。” 宋 俞琰 有《席上腐谈》一书。详“ 席珍 ”。  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香蒲 xiāng pú
多年生草本植物。俗称蒲草。生长在水边或池沼内。叶狭长,夏季开花,雌雄花穗紧密排列在同一穗轴上,形如蜡烛,有绒毛,可做枕头心;叶片可编织席子、蒲包、扇子。花粉称蒲黄,用为止血药。 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就逮》:“角黍包金,香蒲切玉,是处龙舟飞竞。”  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绿 ( 綠 緑 ) lǜ/lù
绿 [ lǜ ]
     ◎ 蓝和黄混合成的颜色,一般草和树叶呈现这种颜色:~色。~叶。~灯。~化。~洲。~茶。~地。~茸茸。~水青山。
绿 [ lù ]
     ◎ 义同(一),专用于某些名词:~林。~营(中国清代由汉人编成的武装,用绿旗作标志)。
堪 kān《國語辭典》

堪 [ kān ]

  1. 勝任、承受。如:「難堪」、「足堪重任」、「不堪一擊」、「情何以堪」。《論語·雍也》:「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。」宋·柳永〈雨霖鈴·寒蟬淒切〉詞:「多情自古傷離別,更那堪、冷落清秋節?」
  1. 可以、能夠。如:「堪稱大將」、「不堪設想」。唐·杜秋娘〈金縷衣〉詩:「花開堪折直須折,莫待無花空折枝。」五代十國南唐·李煜〈浪淘沙·往事只堪哀〉詞:「往事只堪哀 ,對景難排。」
把 bǎ/bà《國語辭典》

把 [ bǎ ]

  1. 握住、拿著。如:「把手言欢」、「把住栏干」。《说文解字·手部》:「把,握也。」唐·孟浩然〈过故人庄〉诗:「开筵面场圃,把酒话桑麻。」
  2. 看守。如:「把守」、「把关」。唐·贯休〈古塞下曲〉七首之一:「下营依遁甲,分帅把河隍。」《水浒传·第六一回》:「守门的左右约有四五十军士,簇捧著一个把门的官人在那里坐定。」
  3. 给与。《儒林外史·第四七回》:「虞家小厮又悄悄的从后门叫了一个卖草的,把他四个钱。」
  4. 抱著小孩大小便。如:「把屎」、「把尿」。
  1. 量词:➊ ​ 计算有柄、有把手器物的单位。如:「一把刀」、「两把伞」。➋ ​ 计算成束的长条状物品的单位。如:「一把葱」、「两把筷子」、「三把火把」。➌ ​ 计算手所能盈握数量的单位。如:「一把盐」、「两把花生米」。➍ ​ 计算手部动作的单位。如:「推他一把」、「拉你一把」。➎ ​ 计算火的单位。如:「放一把火」、「一把怒火」、「一把无名火」。
  1. 表示约数。如:「丈把长」、「个把钟头」。《儒林外史·第二回》:「李老爹这几年在新任老爷手里著实跑起来了,怕不一年要寻千把银子。」
  1. 将:➊ ​ 表示处理、处置的意思。如:「把门关上」、「把脸洗净」。➋ ​ 表示致使、导致的意思。如:「把他惹恼了」、「把你气哭了」、「把我急疯了」。
  2. 被。元·萧德祥《杀狗劝夫·第二折》:「这明明是天赐我两个横财,不取了他的,倒把别人取了去。」

把 [ bǎi ]

  1. (一)​1.之又音。

把 [ bà ]

  1. 柄,器具上便于手拿的部分。如:「枪把」、「刀把」。唐·陆德明《经典释文·卷一一·礼记音义之一》:「把中,音霸,手执处也。」也称为「把儿」、「把子」。
  2. 花、叶或果实等的梗子。如:「花把儿」、「叶把儿」。

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

诗词